“Musique concrète”,由法國作曲家 Pierre Schaeffer 於 1948 年發起,被視為實驗音樂的開山之作。它顛覆了傳統音樂以音符為基礎的創作模式,將聲音本身作為音樂的素材,透過錄音、剪輯、混響等技術,創造出全新的聲音世界。Schaeffer 的理念不僅影響了音樂領域,也激發了其他藝術形式對聲音的重新探索和理解。
Pierre Schaeffer 與 “Musique concrète” 的誕生
Pierre Schaeffer (1910-1995) 是一位法國作曲家、電音學家,被譽為「電子音樂之父」。他早年學習音樂理論和作曲,並對聲學和錄音技術產生了濃厚興趣。二戰期間,Schaeffer 在法國廣播電台工作,負責錄製和剪輯音效。這段經歷啟發了他將聲音視為獨立藝術形式的想法。
1948 年,Schaeffer 首次公開發表了他的「Musique concrète」作品。他使用磁帶錄音機捕捉日常生活中各種聲音,例如汽車喇叭聲、雨滴聲、鳥叫聲等,並透過剪輯、拼貼、速度調整等技術,將這些聲音轉化為具有音樂性的作品。
“Musique concrète” 的創作理念與技巧
“Musique concrète” 拒絕傳統音樂的音符和調性限制,以聲音本身作為創作素材,強調聲音的純粹性和獨特性。Schaeffer 認為,任何聲音都擁有音樂的潛力,只要透過適當的處理,就能展現出其獨特的魅力。
以下是一些 “Musique concrète” 常用的創作技巧:
技巧 | 描述 |
---|---|
磁帶錄音 | 使用磁帶錄音機捕捉和記錄各種聲音 |
剪輯和拼貼 | 將不同的聲音片段剪輯並拼貼在一起,創造新的聲音序列 |
速度和音高調整 | 調整聲音的速度和音高,改變聲音的 timbre 和質感 |
混響和延遲 | 使用混響和延遲效果,豐富聲音的空间感和层次感 |
“Musique concrète” 的影響與延續
“Musique concrète” 對後世音樂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它開闢了實驗音樂的新道路,激發了作曲家們對聲音的探索和創新。許多作曲家受到 Schaeffer 的啟發,發展出各自独特的 “Musique concrète” 作品,例如 Karlheinz Stockhausen、Luigi Nono 等。
此外,“Musique concrète” 也影響了電影配樂、音效設計等領域。電影配樂開始使用更多非傳統的聲音素材,創造更具沉浸感和真實感的影音體驗。
體驗 “Musique concrète” 的魅力
如果您想探索 “Musique concrète” 的世界,可以嘗試聆聽 Schaeffer 的代表作「Étude aux chemins de fer」或其他 “Musique concrète” 作品。這些作品將帶您進入一個全新的聲音世界,感受聲音的無限可能和音樂的創新魅力。
總結
Pierre Schaeffer 的 “Musique concrète” 不僅是一種類型的實驗音樂,更是一種對聲音本質的重新思考和定義。它鼓勵我們以更開放的心態去聆聽和理解音樂,發現聲音世界中的無窮奥秘。